背景
随着城镇化率突破65%,我国城镇污水排放量年均增长3.8%,传统人工采样监测模式已难以满足精细化监管需求。当前存在监测盲区多(重点区域覆盖率不足40%)、响应滞后(超标事件平均发现时间>6小时)、溯源能力弱(污染源识别准确率<50%)三大痛点。生态环境部《"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明确要求2025年实现智能化监测站点覆盖率提升30%。
本方案依托博雅天安自主研发的分布式传感技术与多源数据融合算法,构建"端-边-云"协同的监测体系,可有效破解污水治理数字化转型中的感知瓶颈。
目标
- 实现污水厂、泵站、管网关键节点水质参数24小时动态监控
- 建立超标排放智能预警与污染溯源机制
- 构建多部门数据共享平台,提升水务管理数字化水平
- 满足《GB 18918-2002》等国家标准及地方环保监管要求
系统架构
1. 感知层(博雅天安核心设备)

BOY-SZ05-A1 系列多参数水质监测仪
集成COD、氨氮、总磷、pH、浊度、电导率六合一传感器模组,IP68防护,支持自动清洗及温度补偿,测量精度达±1% FS

BOY-WR04 投入式液位监测仪
管网水位、温度监测+井盖位移报警,NB-IoT传输,内置备用电源可持续工作30天

BOY-WF06-08-A2管网流量监测仪
采用雷达+超声波的双波测流模式,满管、非满管均可测量
2. 传输层

采用Boy-S502系列防水型遥测终端机+物联网关,支持4G/5G/光纤双通道冗余传输,数据加密传输符合等保2.0要求
3. 平台层

提供"博雅天安"物联网云平台支持API接口服务,支持定制功能包含:
- 实时数据大屏(支持GIS三维地图展示)
- AI水质预测模型(提前2小时预警超标风险)
- 智能工单系统(自动派发维护任务)
- 多级权限管理(环保局、排水公司、运维单位分级查看)
应用场景
- 污水处理厂效能监管:在生化池、二沉池等工艺段部署高精度浊度传感器,实时监控污泥浓度变化,联动曝气设备智能调节
- 市政管网健康诊断:基于水位/压力/流量监测数据构建管网水力模型,精准定位3公里以上主干管的渗漏、堵塞风险点
- 黑臭水体防治:结合河道断面监测站,实现溶解氧、ORP等指标的动态评估与治理效果模拟

服务保障
- 7×24小时运维响应,重点设备提供1年质保,终身维护
- 季度性数据报告服务(含区域水质趋势分析)
- 支持与市政"一网统管"平台API对接